2011年06月23日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始终同工人阶级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为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懈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赢得了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决拥护和衷心爱戴。工人阶级作为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紧紧跟随党的前进步伐,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谱写了壮丽篇章。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党的事业就是工人阶级的事业,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工人阶级的前途命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根本转变,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党成立后作出的第一个决议,就明确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1921年8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党领导工会先后组织和发动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和奋斗精神,迅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1925年5月,在党领导下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工人运动的方针和策略, 有力地加强了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实现了工人运动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掀开中国工人运动新的一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工人阶级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明确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从此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确立了当家作主的地位。1950年实施的《工会法》和1951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等,用法律形式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更加鲜明,立场更加坚定,内涵更加丰富。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工人阶级靠得住。江泽民同志指出,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也是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途径;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政治安排、权益维护、舆论宣传上加以体现。今年6月2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夕,胡锦涛同志视察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时强调,要坚持服务宗旨,加大帮扶力度,竭诚为困难职工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些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学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从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探索保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形式,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以《劳动法》、《工会法》为主体、多层次法律规范并存的劳动法律体系,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10年城镇就业人员达31419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19.5倍;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私营单位为20759元,分别比1949年职工年平均工资400元增长91.9倍和50.9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上,比1949年4.5平方米增长5.7倍。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民主权利,截至2010年9月底,实行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290.5万个,覆盖职工1.82亿人;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276.9万个,覆盖职工1.73亿人;签订集体合同140.8万份,覆盖企业243.9万个,覆盖职工1.85亿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落实和体现。
永远跟党走是工人阶级始终不渝的政治信念
工人阶级的前途命运总是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历史使命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也决定了工人运动的主题。从党诞生起,工人阶级就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勇敢地担负起历史使命,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使鲜红的党旗上作为工人阶级象征的铁锤始终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在如火如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赢得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工人阶级努力实践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一马当先、英勇奋斗。从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罢工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参军、参战、支前及赵占魁运动、新劳动者运动等各项生产活动,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参加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和增产立功运动……工人阶级经受了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医治战争创伤,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人阶级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极大的热情投身建设高潮,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创造先进生产经验和先进工作法,迅速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第一台蒸汽机车研制成功、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试制下线、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翱翔蓝天等无数个“中国第一”,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改变国家贫困落后的面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唱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凯歌,以伟大的创造力量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共和国的脊梁。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工人阶级发扬光荣传统,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火热实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工人阶级紧紧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当代工人运动的主题,立足本职岗位,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积极参加“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创建“工人先锋号”、“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和“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等群众性劳动竞赛,深入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踊跃参加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80%的企业和5447多万人次职工参加了劳动竞赛活动,在全国累计施工和新开工的50多万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有70%以上工程项目开展了竞赛活动。2010年我国GDP近5.88万亿美元,与1949年的179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329倍,其中广大职工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26.8%上升到2010年的80%多。面对改革日益深入和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广大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积极支持改革,自觉维护社会稳定,集中展示了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镌刻了劳动者的无上荣光。
工人阶级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83万余人次,省部级劳动模范30多万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27万人次。以孟泰、马恒昌、赵梦桃、时传祥、张秉贵、王进喜、包起帆、王启民、李斌、孔祥瑞、许振超、王洪军、窦铁成、王顺友、郭明义等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展示,是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生动体现和升华,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勇拼搏。
不断发展先进性是工人阶级矢志不移的阶级本色
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这种决定性力量的迸发和主力军作用的彰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是职工队伍思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和组织纪律水平的集中表现,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推进,工人阶级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49年底,全国职工只有8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2010年,全国职工总数为3.21亿人,增长了39倍多,占全国人口的23.9%。工人阶级队伍内部结构日趋多样,乡镇企业职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新兴产业职工,尤其是亿万农民工源源不断地加入工人阶级队伍,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由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种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全体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统一整体。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已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3.93%,占企业职工总数的88.43%;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农民工为2.4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3亿人,“80后”、“90后”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大量出现,为工人阶级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我们党的阶级基础进一步增强、群众基础进一步扩大。
工人阶级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工人阶级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自觉把自身利益同党的要求、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政治立场更加坚定,焕发出蓬勃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目前,全国党员中有工人党员693.7万名,比1949年的11万工人党员增长了62倍多,占党员总数的比例从2.5%提高到8.9%。据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职工中共产党员比例占19.1%,在尚未入党的职工中,积极要求入党的职工比例高达59.7%,体现了广大职工渴望进步、对党充满信心的政治认同。广大职工积极推进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参加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进一步影响带动了全社会。
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不断加快。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广大职工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广泛参加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努力掌握新知识,增强新技能,为永葆工人阶级先进性提供了重要保证。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职工有80%是文盲、科学技术人员不到5万人相比,目前我国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年,大专(或高职)以上学历职工占41.2%,每万名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1903.7人,有2046.6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1393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38.8万人。广大职工中涌现出许多创新能手和高技能人才,有的还登上国家科技奖最高领奖台和世界发明领奖台,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正在茁壮成长中。
90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党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才能充分激发,汇聚成促进自身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展望未来,肩负着神圣使命的工人阶级,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争做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通知公告
视频播放
CopyRight 2011-2018 江西省南昌市总工会 赣ICP备18016234号-1 技术支撑:南昌傲亚信息有限公司 电话:0791-83868027 邮箱:ncghwlzx@163.com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29号 邮编:330038 |